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头发长短必须统一?陈旧的校规该翻篇了

头发长短必须统一?陈旧的校规该翻篇了

2025-09-02 08:41:25 [时尚] 来源:绵阳市某某电气有限公司

近日,头发统陈有邛崃市文昌中学的长短学生反映,学校长期对学生发型有着严苛规定,必须咸阳市某某医疗服务客服中心要求男生“发不过指”,校规即手指插入头发时,该翻头发不得超过手指的头发统陈厚度。如果超过,长短学生需要立马去理发店剪头发,必须不整改好就不让上课。校规

经过实地走访,该翻多位学生和家长都证实了这一情况,头发统陈甚至还有学生说有老师在学校里准备了剪头发的长短推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必须规定,媒体也跟学校取得了联系,校规不过,该翻学校并没有给出解释和回应。

尽管如此,有两点是可以明确的,第一,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可以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规定并定期检查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有仪容仪表相关的规范;第二,虽然学校没有解释,但也不应该以恶意去揣测学校的咸阳市某某医疗服务客服中心出发点。一所学校愿意把教学管理做得更细致,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学校的出发点明明是好的,学生却为此十分苦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位?是学校不懂少年们的心思,还是学生们不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呢?

我们认为,这其中,还是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第一,头发的长短,与校风好不好、学习成绩好不好,是否一定构成因果关系呢?

2023 年 10 月,“成都商报教育发布”曾经报道过一位长发及肩的成都小学生(长发齐肩的6岁男孩收获满满善意,妈妈:希望他又飒又酷地享受人生)。

这个孩子从小就留着一头长卷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家里一度忐忑,“学校会不会要求孩子把头剪短呢”?结果,学校的态度让家长意外,“不鼓励留长发,但也不反对”,同时,班主任还借此告诉班里其他孩子,“每个人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必须得一模一样、方方正正”。


兜兜母亲李女士网络平台发布帖子

时隔一年,这所学校的男生们并没有都去跟风留长发,学校校风也并没有因此变得糟糕。

另外还有一位成都中学生、魔方达人李佳洲。红星教育旗下的教育视频号“学长来啦”曾经几次邀请过李佳洲做客直播间,从视频资料来看,无论是在西川实验学校读初中期间,还是后来在成都七中读高中时,李佳洲的头发都不短,尤其高中时,前面头发甚至到了眉毛位置。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优秀,如今,李佳洲已经考入北大数学系。



还有来自棠湖中学、高考文科 650 分被北大录取的女生朱沐恩,刘海超过了眉毛位置;来自列五中学、高考理科 680 分被中科大录取的男生樊轲,头发到了眉毛边缘位置……在近些年的升学季期间,做客“学长来啦”直播间的类似中学生,还有很多。

所以,头发长短和样式,是否一定会影响成绩?答案不言自明。

再退一步,如果真的有学生在头发上花了太多心思,最好的方法一定是用其他的事情去对冲,去引导。毕竟,你强制把他头发剪短了,他就一定会专心学习吗?不见得,他还可以把心思花到衣服、鞋子、书包、文具上去。如果学习的心思没有拉回来,可能剃成光头也没用。

中学六年,在“如何让孩子更好成长”的这件事上,值得学校去关注去做的事情很多,与其执着于学生头发的长度,不如想想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除了强制剪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吗?

学生们这次的吐槽点之一,还在于学校的处理方式。孩子们说,学校每月都会检查,头发长了就要被登记名字,一周之内剪了再去政教处消名字。如果自己实在不剪的,有学生说,老师还在学校里准备了剪头发的推子。

光从文字描述来看,压抑和窒息的感觉就已经扑面而来。当一所学校把自己置于令人恐惧可怖的位置,还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呢?学校和学生的立场,一定要成为对立的姿态吗?

显然不是。比如,能不能设计一堂辩论课,以“中学生头发长短”“中学生能不能穿奇装异服”等等为辩题,头发是长是短,衣服该怎么穿,那些陈旧的校规该不该被翻篇,其中各有什么利弊,让学生们自己去辩、自己去悟,是不是比高高在上的一纸禁令来得更有人情味一些呢?

第三,多一些尊重和沟通,学生、家长、学校的关系也许能更和谐。

在社交媒体上,因为剪头发的问题,不乏中学生们对家长、对学校的吐槽,甚至有人为此焦虑和抑郁,还有人则表示学生时期强制剪发给自己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图源社交媒体


图源社交媒体


图源社交媒体

很多人对此很疑惑:不就是剪个头发,你们至于吗?现在小孩是不是太脆弱了?

对于这个问题,不妨来换位思考。

初高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审美、个性、自尊开始逐渐有自己的认知和表达,他们希望通过发型、着装、兴趣爱好等来表现自己的独特性。

但这个时候,却被要求男孩子只能“发不过指”,还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女生要留像男孩子的“运动短发”,本来中学六年的学习压力就大,孩子们已经为学习让渡了玩耍、发展兴趣的时间,现在连“发型自由”都没有了,还要忍受学校一遍遍的检查甚至强制剪发,能不委屈烦恼吗?

追求美和个性是孩子的权利,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学校不但不理解,还逼着孩子剪头发,只会让孩子把家长、学校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厌学情绪的产生也不难理解。有的孩子个性比较强烈,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大人们啊,有时候你们认为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在孩子们心里,那就是一座山。

最后,还想说说这位被我们化名为“小林同学”的初中生。

在我们实地走访时,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既然学校有规定,那就遵守规定,也没有别的办法,而且也是一二十年的传统了。

但是“小林同学”对此不太同意,“一二十年的传统,就一定是对的吗?”

扪心自问,很多人在面对这句质疑时,是不是都会下意识感到被冒犯,“大人说的话,你一个小孩子还敢不听了?”于是,为了维护成年人的尊严和权威,就会试图用强制手段去压制。

可是站在教育的角度,这句反问包含的,是多么值得被珍惜的质疑精神啊。

我们有时候总是批评现在的孩子没有主见,没有个性,但我们又是否想过,很多时候,他们的主见就是被这些强制性的权威磨灭的。

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

“小林同学”来找到媒体反映情况时,也发来了他被强制剪头发前后的照片,从照片来看,正值青春期的他,额头已经在长痘了,所以,想让头发稍微长一点点,其出发点或许只是不希望自己的痘痘被看到罢了。这样一点少男少女们的小心思,显然不值得上纲上线为“追求奇装异服”,也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

而且在“小林同学”的语气里,他也不是来告状的,他对学校也没有恶意,他就想知道,这样的规定到底是否合理。

只是很遗憾,他在学校里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表达诉求的通道。因此,我们也想给学校喊个话,希望学校不要去排查“小林同学”到底是谁,即使知道了,也希望不去打扰他。

相反,我们更建议学校可以设立一个校长信箱或者固定的校长对话日,蹲下来,平视孩子们,让他们大胆表达,合理探讨,有什么话,咱们坐下来说,直接说,好好说。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开学第一课的五种打开方式

    开学第一课的五种打开方式 分享几种做法,希望能给大家设计开学第一课带来一些灵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无论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的开学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无论哪种性质的开学第一课,老师们绝不能马虎, ...[详细]
  • “新农人”变“兴农人”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新农人”变“兴农人”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蓝图徐徐展开,为美丽乡村全面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 ...[详细]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 热热闹闹的线粒体大厂中,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兄弟的一项全新能力,已被我国科学家解锁出来。5月3日,国际期刊《细胞-代谢》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该项研究成果。 ...[详细]
  • 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近期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及南京大学等合作,针对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作了详细研究,探讨了日珥小尺度波动的物理本质和对日冕加热的影响。相 ...[详细]
  • 向华强前妻居然是李小龙情人,离婚后向太一个月支付10万抚养费

    向华强前妻居然是李小龙情人,离婚后向太一个月支付10万抚养费 在这段情感纠葛中,向华强与丁佩的故事如同一幅复杂的画卷,色彩斑斓却又暗藏波澜。向华强,这位在影视圈风光无限的巨头,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情感历程。他与丁佩的婚姻,曾被视为羡慕的对象,但在岁月的流逝中,曾 ...[详细]
  •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宋保亮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如何与中学教育更加紧密联系?宋保亮: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 ...[详细]
  • 我国物流业延续恢复态势 助力经济运行效率整体好转

    我国物流业延续恢复态势 助力经济运行效率整体好转 日前,装载江苏有色金属线、汽车零配件、棉纱等货物的X8719快速货运列车,从南京铁路物流中心常州站东货场驶出,前往广东广州石龙站。同一天,X8751快速货运列车装载着货物从广州石龙站发出,奔向常州站。 ...[详细]
  • 能工巧匠“亮绝活” 用“一技之长”书写追梦人生

    能工巧匠“亮绝活” 用“一技之长”书写追梦人生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大国工匠”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新一代高新技能人才正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助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工匠精神折射着各行各业一 ...[详细]
  • 孩子的问题,90%出在父母嘴上

    孩子的问题,90%出在父母嘴上 你发现没有,大人一开口说“我这是为你好”,孩子基本就准备关机了。真不是夸张,就跟按了开关似的,父母那股子居高临下的腔调刚冒头,孩子眼里的光立马就灰了。不是他们不懂事,是被“教”的时候,本能觉得自己像个 ...[详细]
  • 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近期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及南京大学等合作,针对日珥精细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作了详细研究,探讨了日珥小尺度波动的物理本质和对日冕加热的影响。相 ...[详细]